在這里,您將會進一步了解Parador帕諾地板鋪裝方面的相關信息。
除了 TT8 - #1744431之外,帕諾地板都適合懸浮安裝于地暖系統上。
地面做自流平;墻邊預留至少8毫米伸縮縫,鋪裝面積較大時,應相應增大伸縮縫空間。
強化復合地板最佳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35-60%;實木復合地板最佳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30-65%。
鋪裝前的適應期.必須帶包裝置于鋪裝區域至少48小時的適應期;檢查地板包裝是否完好,地板是否有瑕疵,請勿鋪裝有明顯缺陷或破損的地板;預留伸縮縫(最小應為8mm);鋪裝方向及方案,不同的鋪裝方案要遵循相應的鋪裝要求。
不得鋪裝在地面有積水的區域;不可鋪裝在淋浴間;由于光學視覺效果的原因,地板應平行/順著光線入射的方向鋪裝。
基本要求要平整、堅固、干凈、干燥。1米靠尺范圍內超過3mm的不平整區域,則必須使用合適的材料找平/填平。一般來說,必須使用合適的測量設備檢測基層濕度,且硬石膏基層濕度不得超過0.5CM%(有地暖時為0.3CM%),水泥砂漿基層濕度不得超過2.0CM%(有地暖時為1.8CM%)。對于礦物基層(如混凝土、沙石等),作為預防措施,必須鋪設一層0.2mm厚的PE膜作為防潮層。
鋪裝時沒有基層固定連接,即只是地板相互連接,我們稱之為“懸浮式鋪裝”。
開啟地暖前,水泥地坪需充分自然干燥;經過5天時間逐漸將地暖升溫至最高溫度45攝氏度;維持最高溫度持續7天時間后,每天逐步冷卻降溫;注意避免急劇升溫降溫操作。
聚氨酯膠(單組分或雙組分)
地板與室內固定物(墻體,柱子,門框)之間需預留伸縮縫;地面鋪設防潮墊,防潮墊接縫處需用膠帶粘接;整片切割后,可再次使用的地板最小長度為15cm(Edition Open Frameworks 最小長度20cm);不應用硬質錘直接敲打地板側邊,以免損壞地板企口。
刮膠需使用鋸齒型刮板,做到均勻無漏刮;可使用膠皮榔頭來敲打地板收緊板縫,使地板更加貼合地坪;刮膠后立即進行粘貼地板施工,避免膠水長時間暴露空氣中凝固。
地板長邊方向跨度超過12米、短邊方向跨度超過8米區域;不規則形狀區域;一個房間與另一個房間過門區域。
不應將密封保護膜長時間覆蓋在地板表面遮擋灰塵;避免鋪裝后房屋長時間閑置且室內門窗緊閉;入門處放置腳墊;椅桌腳、家具底下使用合適的軟墊。
修補輕微劃痕可使用Parador修復套裝;嚴重損壞區域可用修補膏填充修復;將劃痕地板調換重鋪至隱蔽區域;局部更換地板。
細小劃痕可嘗試用顏色匹配的防水顏料自行修復;修復更嚴重的劃痕和損傷可用顏色匹配的軟蠟填充損壞的部位;請專業家具補色人員上門補色修復;局部更換地板。
生活中不小心將水灑落地板表面,僅需及時清理,擦拭干凈即可。大面積泡水需立即將地板全部拆開,自然晾干后,觀察是否可以繼續使用。地板表面局部發生較長時間泡水,清理干凈表面水分,可立即打開地暖,烘干處理。已泡水地板晾干后鋪裝時應放在單獨區域使用,避免與全新地板混合鋪裝。
秋冬季房間濕度較低,購買加濕器增加全屋相對濕度至35%-60%范圍;用擰干的濕抹布來拖地,增加地板表面濕度。
干縮濕脹是地板本身特有屬性。在環境相對濕度達到合適范圍內(35%-60%),已發生的輕微起鼓膨脹可逐步回復正常。可配合空調、除濕機降低室內濕度。
懸浮鋪中,未按規定預留伸縮縫,已預留的伸縮縫可能不足;春夏季環境溫度高,濕度大;將地板錯誤鋪裝在易受潮區域;清潔時未使用擰干的抹布導致地板面層過于潮濕。
起始鋪裝時保留地板公榫;隱藏式踢腳線區域,地板鋪裝時敲打地板一端,造成地板另一端過渡縮進;門套下方空間不足或伸縮縫內落入異物;地板距離柜體下方柜腳,暖氣管等狹小區域距離太近。
平扣(T型扣);收邊扣(L型扣);高低扣(萬能扣);樓梯扣條。
專用塑料卡件固定墻面后,踢腳線按壓至固定卡件上;專用粘合劑粘貼至墻面。
鋁箔面朝上接觸地板。
HDF高纖板乙烯基地板;SPC乙烯基地板。
四邊預留伸縮縫的標準是8mm;如果房間面積大于8x12m,伸縮縫應適當加大。
可選用Parador Stick Protect自黏地墊;伸縮縫需留3mm。
若房間內已懸浮鋪舊的地板,需要在鋪裝新地板前拆掉舊地板;若房間內已全膠鋪舊的地板,可以但不必須拆掉舊地板;若房間內已鋪地毯,出于衛生角度考慮,需要在鋪裝新地板前拆掉地毯。
實芯乙烯基彈性地板是可以的,需格外注意將地板與墻邊的接縫處理好,不要漏水;建議全膠粘,可以更有效防止水和潮氣滲入地板與地基之間;膠粘乙烯基地板是可以的,同時需確保膠的品質適用于浴室濕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