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場隨思錄
■ 易宗平
6月21日,海南自貿港第二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頒獎儀式舉行。從參賽的1.1萬余名高校師生中脫穎而出,進入決賽的150個項目選手分為5組,獲頒各組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。(據6月22日《海南日報》報道)
可謂“萬里挑一”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,激發的不僅僅是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莘莘學子的熱情和精氣神,也為海南高質量就業預演出清晰路徑。
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,除了政府從外力上給予幫扶,關鍵還在于求職者要打好基礎,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并為之努力。連續舉辦兩屆海南自貿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,正是就業、教育等部門發揮引導、協調、服務、幫扶作用的體現。可喜的是,第二屆大賽自5月8日啟動以來,全省師生以高昂的熱情報名,參賽人數首破萬人大關,是第一屆參賽人數的近3倍。參賽人數空前增多,說明更多高校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在增強,他們的職業目標更清晰。
參賽和獲獎不是終點,而是理性對待就業和創業的新起點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,是大學生通過對自身情況和客觀環境的分析,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,獲取職業信息,選擇能實現該目標的職業,并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行動計劃和方案。參賽者認真做職業生涯規劃,從知識層面上豐富自己、提升自己,從思想認識上學會科學規劃就業和創業,腳踏實地,從小事做起,一步一個腳印。比如,瓊臺師范學院學生王穎所做的職業生涯規劃書就跟做課題論文那樣,精心準備了46頁,設定的卻是幼教的“小”目標。憑著實力,她奪得“大專應屆生組”一等獎。事實上,我省很多高校學生參加職業規劃大賽后,不再僅限于“熱門職業”,而是選擇基層崗位,選擇契合海南自貿港人才需求的新業態、新職業等。這種擇業觀念的轉變,值得點贊。
職業本無高低貴賤,奮斗方有廣闊前景。海南自貿港建設創造了“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”的廣闊就業創業環境。我省多部門提前介入,找準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切入點,讓莘莘學子科學合理地對自己職業發展做出合理定位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樹立起職業規劃意識、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,持續激發內生動力,這是推動高質量就業創業的根本所在。
原標題:為高質量就業預演奮斗路徑
責任編輯:曾令瑾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南海網微博
專題 |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國內專題
周五就買7星彩 彩票